日期:2025-04-21 09:36 点击:
怜悯是人的天性,但是也有人说:“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能有怜悯别人的权利。”
结合材料,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“怜悯”的认识和思考。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在信息爆炸、物欲纵横的21世纪,各类表情达意的词语,诸如喜欢、伤心、郁闷在表情包、抽象文学中被格外放大,而“怜悯”也毫不例外,从书面语到口语,哀痛桥段中不胜枚举。
怜悯,作为人的天性之一,正如卢梭所言“人类唯一的优点就是对同伴的怜悯之心”,究其渊薮,乃个体发自内心对外界带有悲剧色彩的事物产生的同情,使大众的生活有了灰暗情绪的倾泄口与安慰剂。
有人认为,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能有怜悯别人的权利。诚然,当个体遭遇物理或精神上的创伤后,其对有相似经历或更不幸的人会产生共情感与归属感。塞万提斯在接连两次入狱后带来的惊世佳作“堂吉诃德”就是他内心的伤疤溢出的对普罗大众荒诞愚昧的怜悯心理。经历过狂风暴雨的人,总会想着在下一次暴雨来临时为人撑伞。
然而,我认为,怜悯不是权利,是我们作为人类存在的手段。“非常不幸“只能作为我们怜悯他人的一个因素,而不应该限制剥夺他人怜悯的意图。
事实上,很多怜悯别人的人自身并不是不幸的。陈延年、陈乔年兄弟俩家境殷实,但仍选择踏上革命救国之路。发出“遍地哀鸿满城血,无非一念救苍生”的觉悟。无数仁人志士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、财务、精力去怜悯同情比他们不幸的人,不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大风大雨,而是内心的人道主义驱使他们为民生去披荆斩棘,乘风破浪。
揆诸当下,人们大多都打着怜悯的旗帜,“假慈悲”的现象屡见不鲜,普罗大众对于怜悯都停留在了口头,缩在蜗??抢?。
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或许能从游叙弗伦困境中找到启发。苏格拉底面对游叙弗伦“怜悯是因神而圣,还是神因怜悯而圣”一问中清晰指出我们人类因本身懂得怜悯而使自身有了神性。“怜悯”一词不是弱者的强心剂,不是勇者的安慰剂,更不是不幸者打的补丁,而是人类能够让光照进自己内心和他人裂隙的通道,承载了自我救赎与心系天下的媒介。
也就是说,我们不必因为自身的不幸而渴望他人的怜悯,也不必因获得他人的怜悯感到羞耻,更不应觉得怜悯是不幸者的代言词。我们应当学会自我疗愈,而怜悯存在的意义不是强者对弱者伸出的手,而是西西弗斯在巨石滚落的间隙低头触摸被压弯的野花,全世界的水都会融合。
综上,我们应心怀怜悯之心,无穷的远方与无尽的人们皆与我有关,在擎炬前行的途中成为自己!
思源教育(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,简称思源教育)成立于1996年,自建校以来,秉承校训,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、三校生高复、艺考生文化课等,学生遍及全市各区,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,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!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“中考教学研究中心”、“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”、“快速学习法”实验学校。
400-678-9493 致远交复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
(详情请点击)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(工商银行隔壁)400-678-9493 致远交复中高考学习中心
(详情请点击)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19400-678-9493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
(详情请点击) 徐汇区龙漕路223号思源教育